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索书号:K203/279
馆藏地:社科书库2(407)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对中 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刻阐述。本书的撰写,就是试图以“修齐治平”价值观念体系 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深度扫描。在“修身”层面,主要关注中国古代人对于人生、人性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等问题的基本态度;在“齐家”层面,主要关注中国古代人对于理想家庭想象和对人伦温暖的渴望;在“治国”层面,主要关注中国古代人对祖国的情感认同以 及对于美好政治的看法;在“平天下”方面,主要关注中国古代人对于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以及中国人对于本国与他国、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哲人石丛书·如果有外星人,他们在哪:费米悖论的75种解答
索书号:Z228/296
馆藏地:科技书库2(401)
我们银河系中的恒星可能多达4000亿,而在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也可能有4000亿之巨。在这个拥有将近140亿年历史的宇宙中,有一个或者曾经有一个文明达到或者超过了人类文明的高度,绝不是异想天开。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证据、任何信息,证明这些外星人的存在呢?这正是费米悖论提出的问题。本书结合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乃至社会学新进展总结了对费米悖论的75种解释。它们或悲观、或乐观、或有趣、或深刻,但都凝聚了人类对外星文明及自身存在的深入思考。如果有外星人,他们在哪?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探究竟吧。
了解人类行为的50个心理学实验
索书号:B841.4/20
馆藏地:社科书库1(103)
作为一本回顾心理学发展进程中重要研究成果和里程碑的专业学术之作,本书所列举的心理学实验都曾经颠覆了我们对人类行为的认知。在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纳箱、罗夏墨迹测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研究、米尔格拉姆的权力服从研究,以及津巴多的监狱实验等 50个改变了心理学研究的经典实验,并且作者还设计了专门的板块帮助读者去测试自己感兴趣的人类行为,任何人都可以运用本书中的具体步骤去做心理学实验!阅读本书后,你将发现心理学实验无处不在,它们在广告中、在餐厅里、在课堂上,甚至在你的智能手机里!你完全可以在家里随时策划自己的心理学实验!如果你想全面了解经典、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并进一步学会将这些实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那么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爱的起源:从达尔文到现代脑科学
索书号:C912.11/175
馆藏地:社科书库1(103)
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爱始终贯穿我们的一生。儿童对父母强烈而无法言喻的依恋,年轻情侣之间轰轰烈烈的激情,母亲坚定不移的奉献,这些现象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然而却始终无法对其做出精确的解释。多年来,我们都在关注爱对生活、情感所产生的外在影响,却忽略了爱的本质与起源。三位精神病医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神经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试图揭开生命中爱的神秘面纱:大脑结构与爱如何相互作用?人际关系如何渗透到人类的身体、心灵和灵魂?爱如何改变我们的现在以及未来?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索书号: J110.9-49/13
馆藏地:社科书库2(407)
本书曾荣获台湾出版奖——金鼎奖。蒋勋先生用柔美、通俗的文字,讲述了欧洲艺术史的发展历程。深入浅出地让大家了解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让你细致的了解你看到的作品,它诞生于哪个时代,背后的寓意,和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体会那个时代独有的艺术故事。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作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专业的知识,却通俗易懂,让你不知不觉对西方艺术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上大量高清的图片,你会对艺术史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和解读。
这本书没有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没有诘屈聱牙的生僻词,在平易近人的同时,带有一种诗意的柔美和淡淡的抒情,比如,在写到巴比松画派的时候,作者说:“巴比松变成了一个画派,一个安静而有力的美术革命。他们拒绝都市,拒绝工业,拒绝繁华;他们歌颂自然,歌颂土地,歌颂农业,歌颂劳动与朴实勤俭的生活。”作者运用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巴比松画派的特点,用词准确,分析到位,韵律感强,让一本大众专业读物有了散文的感觉。
但通俗不是信口开河,书中不论是正面解读,还是背后故事,对于专业性的知识,没有一丝马虎。流派产生的原因(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哲学、科技各方面对美术的影响)、流派的特点(画面在光影、色彩、明暗、线面上的特色)、各个流派之间的起承转合、发展脉络,以及西方美术和东方艺术之间的关系,作者都给予了准确的分析、概括和总结,给人一种严谨的历史感。西方美术史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艺术流派多,我们读起来却杂而不乱。作者娓娓道来,犹如在读者面前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窥见到了西方美术史的奥秘美好,仿佛穿越时空进行了一次美妙的艺术之旅!
生命的进化
索书号:Q111-49/5
馆藏地:科技书库2(401)
这是BBC经典自然纪录片《Life on earth》(生命三部曲的一部)同名图书首次出版简体中文版。大卫•爱登堡爵士通过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类群的考察,以及对其演化历史的追溯,讲述了一部生动的地球生命演化史。
1979年,大卫•爱登堡爵士首次打破了自然纪录片以呈现自然世界某时某地多彩面貌的传统拍摄思路,而是将眼界拓宽到整个自然史,推出了自然纪录片历史上划时代的作品——《Life on earth》。这部经典自然作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看待自然以及与自然界互动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认识自然的方式和标准,影响了整整一代自然爱好者。
为了纪念《 Life on earth 》播出和出版40周年,大卫•爱登堡爵士重新修订了本书,配以更精致的图片,并结合40年来古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的新进展,对原文进行了全面更新和补充。这本40周年典藏版不仅是对这部经久不衰的经典自然作品的致敬,也是对所有人类学、进化生物学、古生物学和野生动植物研究者的致敬。书中展示了地球上生命世界的丰饶,以及这些奇妙的物种是何等令人心醉神迷,更揭示了每一个动物类群在演化之树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它们面临的广泛威胁,呼吁人类以更负责任的方式来对待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并付出更多努力来保护我们所栖居的珍贵的、也是蓝色星球。
喧哗的大多数
索书号:TP393.4/600
馆藏地:科技书库2(402)
当今网络发达,人人身处信息洪流之中,持有不同观点者常常无法相互理解,从而爆发矛盾,甚至在网上激烈骂战,网络暴力愈演愈烈。
点赞、跟风、人设、控评、拉黑、站队、洗脑、网暴、带节奏……人们的思考往往被一系列认知偏差、舆论和情绪所影响,很难公正客观地看待问题。甚至,当人们称赞某人“独立思考”时,他们通常指的是:这个人不再像我讨厌的人那样说话,他听上去更像我赞同的人了。
美国人文学杰出教授雅各布斯对此提出了解决之道,讨论了何为“独立思考”、怎么避免“集体性狂热”、如何“理解异见者”、站在对立者视角看待问题,以及语言暴力的出现可以部分归因于网络技术引发的失控状态,它让从来没有见过面、可能也永远不会见面的人,彼此隔空对话。
雅各布斯旁征博引,结合现实案例,帮助人们化解互联网时代中人际交流的困境,并开始反思我们在互联网中的言论与表达。
穿透式学习
索书号:G442/33
馆藏地:社科书库1(103)
在数字时代,随着知识更迭速度的加快,学习变成了每个职场人士必须终身面对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高效工作的前提是高效学习,只有快速提升学习能力才能应对日渐提升的工作要求。本书思维篇探讨的是知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方法篇主要分享作者和其他优秀人才在以往的学习和工作中学到的、用过的且被证明有效的一些学习方法。思维篇和方法篇都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工具清单,以帮助读者建立对学习的科学认知,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
本书作者提出了3大穿透式学习思维:关于学习全过程的“学习之旅”模型、应对已知与未知的知识转化思维、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思维。就如何做学习计划、如何为求知读书、如何刻意练习、如何高度专注、如何动手去做、如何梳理与提升等主题,给出了具体的学习方法,并提供了16个实用指南型工具。这本书是一位互联网时代的资深学习者的经验之谈,适合在工作中想要提升自己的各类学习者。
创造力曲线
索书号:G305/133
馆藏地:社科书库1(103)
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是天生的吗?如何培养和提升创造力?哪些条件能激发或阻碍创造力?如何成为创造者?长久以来,人们执着追求创造力,却又错误地认为创造力是天生的,并且出现时机无法把握。但美国大数据企业TrackMaven创始人艾伦·甘尼特对创造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坚信创造力并非天生的,背后有其科学规律和模式。
甘尼特以披头士乐队的故事为切入点,梳理了创造力研究史,驳斥了关于创造力的传统观念,重新定义了创造力。他更以丰富的事实、系统的分析为基础,提炼出了一条创造力曲线,我们可以借此判断事物处于兴起、发展、衰落的哪个阶段。甘尼特还采访了知名画家、网飞高管、迪士尼动画导演等高创造力人士,发现他们在创造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以此总结出了创造力4条法则:借鉴、模仿、创意社群、迭代。正是借由这4条法则,他们创造出商业爆款、艺术杰作等,深受大众喜爱。对于每一条法则,甘尼特都解释了它背后的科学思想,并详细说明应如何运用。遵照这些法则,你可以追随世界上伟大的天才和创造者,培养出自己的创造力。
眼生万物:看见看不见的“视”界
索书号:J063/215
馆藏地:社科书库2(407)
5.43亿年前,地球上的动物门类只有6种。大约2000万年后,动物门类便猛增至38种。为何短时间内会完成如此戏剧性的演变?通过眼睛的演化,我们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从只能感知明暗的变化,到复杂的眼结构足以呈现清晰影像和色彩斑斓的世界,眼“生”万物,视觉的突飞猛进催生出动物精湛的色彩运用:伪装大师变色龙;靓丽又危险的珊瑚蛇;为繁衍而争奇斗艳的极乐鸟……大自然色彩斑斓,动物间却又形色各异。什么动物的单只眼球可独立转动?全色盲动物如何看待世界?在授粉者眼中,向日葵会用颜色标出花粉所在?我们之所以喟叹自然界的诸多奇观,皆因人类“看见”又“看不见”其他动物们多样视觉呈现出的万千世界。
本书收录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NHM)丰富馆藏标本,讲解视觉如何形成、色彩在自然中如何应用的同时,也引领读者见证眼睛演化引发的生命剧变。